技术中心

康明斯柴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故障排除技巧冷却液加注和排气的作业步骤

时间: 2023/2/7    


 康明斯柴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故障排除技巧冷却液加注和排气的作业步骤

概述 

排放 

冲洗 

加注 


概述


警告 

不要从热发动机上打开散热器压力盖。应等冷却液温度降至 50°C [120°F] 以下时才能拆下压力盖。否则高温冷却液或蒸汽喷出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

注:  不要使用密封添加剂解决冷却系统泄漏问题。这将导致冷却系统阻塞以及冷却液流动不畅,从而引起发动机过热。

必须每天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液位。


 

 


注意 

不要向热的发动机中添加冷的冷却液。否则会损坏发动机铸件。待发动机冷却至 50°C [120°F] 以下后,才可以添加冷却液。

对于一些使用冷却液回收系统的应用类型,检查以确保冷却液回收罐中的冷却液处于相应的液位,以适合发动机的温度。

许多冷却液回收罐/膨胀箱(也称为“上水箱”)都有观察孔 (1) 或者它们都用透明材料(未显示)制成,这有助于检查冷却液液位 (2),而无需拆下散热器盖。

了解温度对冷却液膨胀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多数“顶部水箱”没有标识“炽热”冷却液液位。热态时进行加注“顶部水箱”可能会导致一旦系统冷却后就出现工作液位低的现象。


 

 


向冷却系统加注冷却液,加注至散热器加注箱或者回收罐/膨胀箱加注颈的底部。

注: 一些散热器有两个加注颈,排放冷却系统时这两个加注颈都必须加注。


 

 



排放


警告 

不要从热发动机上打开散热器压力盖。应等待冷却液温度降至 50°C [122°F] 以下时才能打开压力盖。否则高温冷却液或蒸汽喷出可能会造******身伤害。

将车辆或设备停放在水平表面上。

开始维修前,关闭连至设备加热系统的冷却液流量阀,以将发动机从车辆冷却系统隔离。这可防止加热器系统排放,尽可能降低加注过程中产生气穴的机会。有关系统隔离阀的位置,请参考 OEM 维修手册。

一些应用类型(如有几英尺管路和多条加热器芯)中的空气可能难以排出。

注: 如果更换冷却液或冲洗冷却系统,需要将设备加热系统的冷却液流量阀保持在打开状态,以便完全排放系统。

有关冷却液排放和加注的特别要求,请参见 OEM 维修手册。

这些特殊说明也可能标在冷却系统进口或车辆上的加注门附近。

拆下冷却系统所有压力盖让冷却液完全排出。


 

 


警告 

冷却液有毒。避免儿童与宠物接触冷却液。如果不再继续使用,应按照当地环保法规进行处理。

打开散热器上的排放阀和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壳体底部的排放阀排放冷却系统。对于大多数应用类型,使用容量为 57 升 [15 加仑] 的排放盘就足够了。

冷却系统完全排空后,关闭排放阀。有关冷却系统完全排放的信息,请参见 OEM 维修手册。


 

 


检查有无损坏的软管以及松动或损坏的软管卡箍。

检查散热器是否泄漏、损坏或有积垢。

如有必要,清洗或更换。


 

 



冲洗


注意 

必须正确加注系统以防出现气穴,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发动机损坏。加注时,必须让空气从发动机冷却液通道排出。等待 2 到 3 分钟以便空气排出,然后加入混合液使液位达到顶部。

一定要在加注过程中排放空气:

一些节温器的单向阀球能够在节温器关闭时让空气通过节温器排出。 排气口位于与冷却系统的顶部水箱/冷却液回收箱相连的水管出口附近。

按每分钟 19 升 [5 加仑] 的速度加注时,能做到充分排气。


 

 


注: 如本步骤所述,利用碳酸钠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 RESTORE™。

RESTORE™ 是重载冷却系统清洁剂,可清除腐蚀物、硅胶及其他沉积物。Restore™ 的性能取决于时间、温度和浓度水平。例如,重度积垢或堵塞的系统需要高浓度的清洁剂、较高温度、延长清洗时间或使用 Restore Plus™。高达推荐浓度两倍的 Restore™ 可安全使用。Restore Plus™ 必须只按推荐的浓度使用。重度结垢或堵塞的系统可能需要多次清洗。


 

 


注: 不要安装散热器盖。在此过程中发动机应在无压力盖情况下运转。


 

 


警告 

冷却液有毒。避免儿童与宠物接触冷却液。按照地方环保法规进行处理。


警告 

运转拆下压力盖的发动机时,不要站在补充水箱或散热器附近。如果车辆在补充水箱侧面配备了加注门,由于冷却液会膨胀需保持其闭合。


注意 

压力盖拆下并且温度超过 200 °F 时,请勿运转发动机。这会因水泵气蚀和局部沸腾而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


 注意

补充冷却液前,先让系统温度冷却至室温。这将确保整个工作期间都有充足的冷却液提供给水泵。


注意

车辆返修前,请勿为了“补充”而立即释放热态时的系统压力。系统将不能通过冷却液膨胀产生工作所需的压力。这可能会因水泵气蚀和局部沸腾而导致发动机损坏。

用碳酸钠和水的混合溶液(或者购买的等效物)加注冷却系统,达到 OEM 维修手册规定的容量或液位。

注: 按 19 升/分 [5 加仑/分] 的速度加注时,能做到充分排气。

除非 OEM 说明书另有指示,否则一旦系统重新加注并且开始排气过程时,所有切断阀都必须返回至打开位置。这将有助于确保从冷却系统中尽可能多的排出空气。有关阀的位置参见 OEM 维修手册。

不起动发动机等待 2 至 3 分钟,使系统自然排出携入的空气并使冷却液液位稳定下来。

加注淡水使液位返回满标记。

将所有驾驶室加热器开关调至高位,允许冷却液以最大流量流过加热器芯。鼓风机必须打开。

拆下冷却系统压力盖的情况下:

使发动机以低怠速运转 2 分钟。 关闭发动机并加注淡水使液位返回满标记。

拆下冷却系统压力盖的情况下:

起动发动机。 注: 起动冷发动机后,应缓慢提高发动机的转速 (rpm),以便向轴承提供充分的润滑,并且使机油压力趋于稳定。

高怠速运转发动机直到节温器打开。

关闭发动机前使其低怠速运转 2 分钟。这是为了充分冷却活塞、气缸、轴承和涡轮增压器部件。

关闭发动机并根据 OEM 维修手册建议检查冷却液液位,并在必要时加注,使液位返回满标记。

安装冷却系统压力盖。

让发动机在冷却液温度高于 80°C [176°F] 的情况下运转 1 至 1½ 小时。

关闭发动机。排放冷却系统前,让冷却液温度降低至 50° C [122° F]。

排放冷却系统。


 

 


警告 

运转拆下压力盖的发动机时,不要站在补充水箱或散热器附近。如果车辆在补充水箱侧面配备了加注门,由于冷却液会膨胀需保持其闭合。


注意 

压力盖拆下并且温度超过 200 °F 时,请勿运转发动机。这会因水泵气蚀和局部沸腾而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

注: 不要安装散热器盖。

将冷却系统加注到 OEM 维修手册规定的容量或液位。

除非 OEM 说明书另有指示,否则一旦系统重新加注并且开始排气过程时,所有切断阀都必须返回至打开位置,这点很重要。这将有助于确保从冷却系统中尽可能多的排出空气。有关阀的位置参见 OEM 维修手册。

不起动发动机等待 2 至 3 分钟使系统自然排出携入的空气并使冷却液液位稳定下来。

加注淡水使液位返回满标记。

将所有驾驶室加热器开关调至高位,允许冷却液以最大流量流过加热器芯。鼓风机必须打开。

拆下冷却系统压力盖的情况下:

使发动机以低怠速运转 2 分钟 关闭发动机并加注淡水使液位返回满标记。

拆下冷却系统压力盖的情况下:

起动发动机。 高怠速运转发动机直到节温器打开。 注: 起动冷发动机后,应缓慢提高发动机的转速 (rpm),以便向轴承提供充分的润滑,并且使机油压力趋于稳定。

关闭发动机前允许其回至低怠速运转 2 分钟。这是为了充分冷却活塞、气缸、轴承和涡轮增压器部件。


 

 


关闭发动机。允许冷却系统冷却至 50°C [122°F]。

排放冷却系统。

注: 如果排出的水仍然很脏,必须再次冲洗系统,直到排出清洁的水。


 

 



加注


注意 

必须正确加注系统以防出现气穴,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发动机损坏。加注时,必须让空气从发动机冷却液通道排出。等待 2 到 3 分钟以便空气排出,然后加入混合液使液位达到顶部。

一定要在加注过程中排放空气:

节温器的单向阀球能够在节温器关闭时让空气通过节温器排出。 排气口位于与冷却系统的顶部水箱/冷却液回收箱相连的水管出口附近。

冷却系统设计加注速度为每分钟 19 升 [5 加仑]。


 

 


 注意 

不要只使用水作为冷却液。只用水作冷却液会因腐蚀而损坏发动机。

参考《Cummins® 冷却液要求和维护保养》(公告号 3666132),了解发动机冷却液技术规范。


 

 


警告 

不要从热发动机上打开散热器压力盖。应等待冷却液温度降至 50°C [122°F] 以下时才能打开压力盖。否则高温冷却液或蒸汽喷出可能会造******身伤害。


 警告 

运转拆下压力盖的发动机时,不要站在补充水箱或散热器附近。如果车辆在补充水箱侧面配备了加注门,由于冷却液会膨胀需保持其闭合。


 注意 

拆下压力盖并且温度超过 93°C [200°F] 时,请勿运转发动机。这可能会因水泵气蚀和局部沸腾而导致发动机损坏。


注意 

在配备有补充水箱的公共汽车上使用加注门时,不建议在热态时补充系统。系统热态时虽然将液位补充至加注门下面,但当工作温度较低时则可能会出现冷却液不足。这可能会导致水泵气蚀并且会加大发动机损坏的可能性。


注意 

补充冷却液前,先让系统温度冷却至室温。这将确保所有工作期间都有充足的冷却液提供给水泵。


 注意 

因“补充”释放冷却系统压力后如果没有足够的冷却时间,则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和部件损坏。系统压力只在冷却液温度上升时产生,热态时关闭冷却系统将不会有压力建立。

拆卸冷却系统压力盖。

使用 50% 水和 50% 乙二醇或丙二醇基防冻液的混合溶液加注冷却系统至 OEM 维修手册所规定的容量或液位。


 

 


SMALL | MEDIUM | LARGE

图 1:冷却液加注和排气的作业步骤


注: 如果收集了所有从系统排出的冷却液,则必须加注等量或者更多的冷却液至系统中。如果加注后仍有需排放的冷却液残留,则表明有气穴,车辆恢复使用前必须将气穴排出。

除非 OEM 说明书另有指示,否则一旦系统重新加注并且开始排气过程时,所有切断阀都必须返回至打开位置,这点很重要。这将有助于确保从冷却系统中尽可能多的排出空气。有关阀的位置参见 OEM 维修手册。

不起动发动机等待 2 至 3 分钟使系统自然排出携入的空气并使冷却液液位稳定下来。

加注 50/50 的混合溶液使冷却液液位返回冷态满标记。

将所有驾驶室加热器开关调至高位,允许冷却液以最大流量流过加热器芯。鼓风机必须打开。

拆下冷却系统压力盖的情况下:

使发动机以低怠速运转 2 分钟。 关闭发动机并加注 50/50 的混合冷却液使液位返回冷态的满标记。

拆下冷却系统压力盖的情况下:

注: 起动冷发动机后,应缓慢提高发动机的转速 (rpm),以便向轴承提供充分的润滑,并且使机油压力趋于稳定。 起动发动机。 高怠速运转发动机直到节温器打开。

关闭发动机前使其怠速运转 2 分钟。这是为了充分冷却活塞、气缸、轴承和涡轮增压器部件。

关闭发动机。 补充冷却液至炽热液位标记。 用户有责任检查冷却液冷态液位并且在需要时加满。 注: 某些应用可能需增加 10 分钟的高怠速运转时间,以便完全排气。有关最佳结果,请参见 OEM 冷却液加注步骤的具体说明。

安装压力盖。运转发动机,直到水温达到 80°C [176°F],并检查冷却液是否泄漏。

有关加注流程的图解,请参见图 1。